Page 5 - 桃園消防季刊 vol.104
P. 5

貳 訓練的起源與背景 本次訓練構想,起源於八德區大湳消 防分隊陳若維救護教官於 112 年底因某件住 宅火警有多位民眾傷亡,而救護系統無法與 救災結合而提出的建議。在若維教官的啟發 下,經過多次會議討論,最終形成了系統性 的訓練計畫 ; 本訓練得以順利推展,特別感 謝第一大隊上級長官的認同、諸位緊急救護 教官的全力推動與各分隊同仁的熱情支持。 在現代消防火災搶救的複雜背景下,火 場救護指揮的順暢運作更突顯其重要性。特 別是在都市環境中,火災現場的複雜性和不 可預期的傷患人數,讓救護指揮體系應更具 有高度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因此火場救護 指揮的訓練,不僅是對現有緊急救護處置能 力更加鞏固,也啟發了火災現場新運作模式 的訓練與應用。 桃園消防季刊 TAOYUAN FIRE DEPARTMENT 訓練紀要 參 訓練的目的與目標 火場救護指揮訓練的核心目的,是提高 救護指揮官在火災現場針對緊急傷患的決策 力和資源調度力。訓練內容及教案由大隊救 護官擬訂而成,其具體目標包括: 一、快速評估現場情況:掌握現場狀況, 迅速判斷救護站位置、收集受困人員數量及 受傷情況。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救護指揮官 具備豐富的現場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力,能夠 在高壓環境下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有效分配救護資源:學會根據現場 情況合理分配救護資源,確保火災搶救及緊 急救護的高效性。這包括對人員、設備和救 護車輛的調度,以最大限度提高火場緊急救 護的效率。 三、協調各單位合作:提高各支援分隊 之間的協同緊急救護的作戰能力,確保在多 單位搶救及緊急救護的情況下,火場救護指 揮系統運作流暢。這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溝 通和協調機制,確保訊息的即時傳遞和資源 的合理利用。 四、應變處置能力:提升在突發情況下 的應變反應及緊急救護的能力,確保能夠快 速有效地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這要求救護指 揮官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強大 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訓練內容設計包括理論學習和實際演練 兩大部分。理論學習主要涵蓋火災現場救護 指揮的基本架構、救護人員調度、緊急救護 知識等。實際演練則重點在模擬火災現場的 各種情況,以及設立救護指揮官後進行實地 運作訓練、應急處置演練、協同作戰演練。 3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