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桃園消防季刊vol.81
P. 20

 視病如親-
轉換心態跑救護!
       瑜慧是圳頂分隊的救護義消,她來圳頂分 隊協勤已經滿一年了,這一年裡,她給同仁帶 來許多不一樣,她是圳頂分隊的第一位EMT2 救護義消,她改變過往EMT1僅僅站在協助的 角色,但她帶給圳頂分隊的不僅僅如此而已。
某日,出勤返隊途中,我詢問她在圳頂分 隊還適應嗎?她很猶豫的說,學長姐們救護技 術都相當熟練,但好像就少那麼一點關心,起 初我不是很懂她的意思,後來深入了解,才知 道她說的是對病患的同理心。同仁長期在高壓 的救護環境下工作,龐大的出勤量,大量的救 護濫用,使同仁逐漸麻木,從規定的病史詢問 (主訴、之前、吃、過、藥、敏、感),到意 識A-B-C-D-E,彷彿像機器人般自動化操作, 救護技術完全沒問題,但就缺少了這麼一點人 性,彷彿面對的是一具具安妮,彷彿是在進行 一場場的救護測驗。
同仁執行的救護多數是非危急個案,由於 並非真正緊急,使同仁逐漸出現職業倦怠,但
由於救護義消是以民眾的身份協助消防同仁, 也並非持續執行大量的救護案件,使其在心態 上明顯異於同仁。某次出勤時,我便請瑜慧擔 任與家屬溝通的角色,她的詢問與評估,確實 親切許多,或許是第一次擔此重任,她的言語 中還略有些緊張,但她視病如親的態度,足以 彌補這些小瑕疵,從此瑜慧開始擔任圳頂分 隊EMT與病患家屬溝通的潤滑劑,她的從旁協 助,使同仁也嘗試調整心態,使的每件救護更 加完美無瑕。
我還記得我剛畢業時,參加EMT1複訓, 只是簡單的病史詢問,考官考的就是態度, 面對坐姿的病患,EMT是以站姿居高臨下的詢 問,或是以蹲姿的方式詢問,這就是差異,畢 竟人都有生病的那一天,大家都希望得到救護 人員的關心與關懷,在非執勤時,你我仍是一 般民眾,今日你希望EMT面對你的態度,也正 是民眾也所希望的態度。
圳頂分隊/ 陳彥廷
 20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