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桃園消防季刊85期
P. 23

      推動社會善良齒輪的重大推手
    「您好,我是救護義消,有什麼需要幫忙 的嗎?」在楊梅區的街道上,時常會有1位身穿 綠色衣服的郵差,以爽朗的聲音上前關切發生 緊急事故或不舒服的民眾,這位郵差就是埔心 消防分隊救護義消小隊長─潘承先。
潘大哥於政府機關及醫院擔任志工數十餘 年,在志工朋友推薦下加入救護義消的行列。 他表示擔任志工前,生活就如同大家一般, 放假時在家打手遊、看電視,生活過得平順 快樂,但是內心卻覺得空虛。接觸志工後,為 了能直接幫助更多人,因此加入救護義消,協 助各式各樣救護勤務,雖然休閒時間因此少了 許多,但是能回饋於社會,讓他覺得生活更充 實,內心也踏實了許多。
現今救護量與日俱增,有不少EMT內心 感到疲乏,面對病患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而 潘大哥面對每次救護勤務總是很有耐心,且充 滿熱情。我曾問潘大哥,平時的工作也是面對 民眾,為什麼協勤時還能保持熱情和耐心?不 累嗎?
圖文 | 埔心分隊 吳培暄
潘大哥揚起嘴角,表示救護時若能站在對 方的立場思考,自然能保持耐心,也明白很多 舉動都是因為著急與關心。加入救護義消就是 為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幫忙,因此 每次出勤都讓他覺得為社會多出了一份力,內 心也更踏實,更能保持熱情。
潘大哥不只協勤時充滿熱忱,非值勤期 間,只要附近有救護案件,他也會放下手邊工 作來查看是否需要幫助,宛如埔心的蝙蝠俠一 般。107年10月某次的OHCA案件,多虧有他 的大力協助讓勤務順利完成,而患者也成功恢 復自發性脈搏。事後潘大哥表示他只想提供更 多的幫助,沒有想太多,能實際幫上忙真是太 好了!
每當我內心覺得疲乏時,總是會想起潘大 哥的話,站在對方的角度去體會,這不只是我 的工作,也是能幫助人且回饋社會的機會,想 到這,就使我內心重新燃起鬥志,以熱情的心 去執行下一趟救護勤務!
  23
消防花絮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