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桃園消防季刊88期
P. 21

 這時,我發現傷患的左腳無法同右腳踩在 地上站穩,便立即檢查傷患生命徵象,並加做辛 辛那提到院前中風測試,發現沒有很明顯的無力 情形,且兩隻腳都可以抬起。但在後送過程中, 還是不斷聽見從後座傳來傷患表示頭很暈,讓我 不自覺地加快油門。
所有的疾病,不見得是自己所學的那樣, 也不見得是眼前所見的如此,EMT到達現場很常 產生所謂的「隧道效應」,看見一場車禍,就斷 定是車禍造成的,只相信眼前所見,缺乏多面向 的思考。中風的發生,是一個有進展的過程,可 能從沒症狀到有症狀,也可能是突發性或慢慢產 生的。
這位車禍傷患,在我們119救護車協助下, 3分鐘內迅速後送至經國敏盛醫院急診室。在醫 院與護理師交接病史時,患者在病床上嘔吐了, 而且左半邊明顯偏癱,說話也開始不清楚,與我 在車禍現場看見的完全不一樣。護理師立刻戴上 手套,遞上嘔吐袋給患者,檢傷的速度明顯更快
了,「快,推進來,患者中午12點從家裡出門 的!」,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急診中風流程,測 血糖、做心電圖、10分鐘內急診醫師評估、15 分鐘內通知腦中風小組、25分鐘內聯絡放射科 做CT、45分鐘內報告檢查結果及給藥並觀察等 處置。
看著醫師及護理師亂中有序的幫助這位 患者,透過院前迅速後送(Delivery),送到 院端的評估(Door)、檢查(Data)、決定 (Decision)和及時給藥(Drug),30分鐘內串 連中風生命之鏈的後5D,給予最積極的搶救, 在有限的黃金3-4.5小時,盡力做到減緩患者腦 損最大程度的努力,是多麼讓人感動的事啊!
這趟救護,讓我了解自己的經驗還不足, 也讓我對救護的多變性更加有興趣。倘若這趟 救護在派遣員經過電話詢問到患者,雖發生車 禍,但有頭暈的情形,且頭部沒有明顯外傷,是 不是可以請路邊民眾簡單進行FAST的詢問,好 讓派遣員可以早期發現(Detection),於派遣 (Dispatch)過程中告知救護人員,於路程中盡 早準備,那麼串連中風生命之鏈7D這件事情就 能更早啟動。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們會怎麼做?一定 會把這件看似平凡無奇的車禍救護,更認真仔細 的檢視,加測血糖、施打IV、詢問更多相關的病 史,無線電回報院端提早準備。如此都是為了讓 發生急性腦中風的患者,在黃金3-4.5小時內, 能得到更快、更早的辨識及處置,減少腦部受 損,進而降低因中風造成的後遺症及死亡率。
 消防花絮
21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