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桃園消防季刊89期
P. 5
演習視同作戰
做中學,學中做!
林岑諭本身從事軍職(陸軍運輸兵群上 士),與家人居住於楊梅區;起初是為了家人 的健康安全著想,希望能多學一些急救知識, 因此於107年10月參加軍方的EMT-1訓練,想從 中學習急救技術,來面對各種突發狀況。但後 來發現這些救護相關技能,不單單可用於上班 工作時,或放假照顧家人時,面對廣大民眾, 似乎可以做的更多一些,所以於109年5月加入 「大溪救護義消分隊」,希望利用休假時間, 多做一些,多學一些。
7月開始,岑諭實習結束,正式至圳頂分隊 開始協勤救護,其間不乏有車禍、急病、OHCA 等案件。然而第一趟協勤的救護,就給了岑諭極 大的震撼,這件是內科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 止)救護,面對最嚴重的救護勤務,到達現場時 發現一名男性倒臥家中,當時岑諭僅僅慌亂1秒 鐘,便馬上冷靜下來,回想所學,協助學長。
學長評估後,確認為無意識、無呼吸、無 脈搏,立即開始了急救,並指示岑諭負責通知 勤務指揮中心再行派遣2車支援,後續再協助 學長進行各項救護處置,在經過一連串的急救 後,成功將患者送至醫院。經過這次的救護勤 務後,岑諭說除了了解到急救處置如何分工合 作外,也學到了如何與勤指的通聯及家屬的溝 通,這些經驗都相當寶貴,有了這些經驗,未 來在救護工作上,才能有更好的表現。
身為國軍一份子的岑諭曾說:「因為軍 中常常有演習,而其中最常聽到的口號莫過於 『演習視同作戰!』而救護何嘗不是一種『作 戰』呢?」平時反覆的練習,才能使自己在實 際出勤時,臨危不亂地應付各種情形。救護現 場不是訓練情境,每次做錯可再重新來過,因
圖文 | 圳頂分隊 蘇長鴻
此每一次出勤都須謹慎,這不單是救護技術的 複習,也是寶貴的經驗累積。
《論語.衛靈公》:「子曰:『工欲善 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 者,友其士之仁者。』」因此,岑諭常利用協 勤的時間,在分隊請教學長姐們救護的相關問 題,並多次練習操作救護單項技術。岑諭曾說 自己實際服勤年資雖未滿一年,但未來如有機 會,希望能再進修EMT-2,學習更多的救護相 關知識及技術,以增進自己的技能,並回饋於 大眾。
5
消防工作分享|民力專欄